近来,广东省教学厅印发了《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要避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通知指出,《指引》在广东省6个地市部分幼儿园试用,效果反映良好。
其实,早在2011年,教学部便发布《避免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规定存在“小学化”现象的幼儿园,举办招生选拔考试的小学一律不得参与评优、评先。在教学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开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严禁幼儿园提早学习小学内容”。前不久,教学部基础教学二司相关负责人又强调,在提质量时,要坚决避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各省市也相继出台遏制幼教小学化的文件规定。但成效似乎并不抱负。
毋庸置疑,让幼儿提早学习小学课程危害极大。有专家指出,幼儿的大脑正处在快速开展时期,比较脆弱,假如强行其长时间注意力集中,会对神经系统带来伤害。另外,幼儿天分好玩,提早学习小学课程,简单让其产生恐惧和厌学心情。再者,到了小学阶段,假如很多内容在幼儿园已经学过,孩子就很简单获得好成绩,重复学习,会使孩子养成偷懒、不爱思考的毛病。这不仅不利于将来的学习,甚至还会摧残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何“小学化”现象屡禁不止?这多是由于社会上弥漫的教学焦虑心情以及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心。为迎合家长,幼儿园大多会以兴趣班、特长班的名义强化小学课程练习,应试教学传递的畸形压力一直延伸到最末端的学前教学。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假如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孩子成长不可速成,假如违背其开展规律,会拔苗助长。
当前,公办幼儿园所占比重仍然不高,政府部门需加大公共投入,开办更多公办园,并尽早把幼儿园纳入义务教学领域。一起,要着力解决幼儿教学该教什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此外,还要加大对学前教学的研讨力度,构建符合幼儿生活的多元化、本土化、游戏化的课程模式与内容。
广东省把幼儿园一日活动划分为“生活活动、体育活动、自主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四种类型,这样的《指引》是值得肯定的。一起,教学部门和幼儿园要加强幼儿师资培训,引导教师严格对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升专业水平,在教学中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更希望家长能摒弃“抢跑”心态,不让孩子过早背负学业压力。这样,才干有效遏制幼教小学化,让幼儿教学回归本真,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幼年。